欢迎访问重庆本盛私家侦探
一、遗弃被继承人判定标准是啥
遗弃被继承人指继承人对年老、年幼、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继承人,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。判定标准如下: 一是存在扶养义务,基于法律规定、特定身份关系或先前行为产生,如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。 二是被继承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,包括因年老、疾病、年幼等无法维持基本生活。 三是有拒绝扶养的行为,既可以是积极的抛弃,如将老人赶出家门;也可是消极的不提供必要生活条件,如不支付医疗费。 四是遗弃具有持续性、经常性,偶尔不履行扶养义务不构成遗弃。构成遗弃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,将丧失继承权。
二、遗弃被继承人会绝对丧失继承权吗
遗弃被继承人并非绝对丧失继承权。根据法律规定,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的,如确有悔改表现,且被遗弃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,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。 只有在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,情节严重的情况下,才会丧失继承权。这里的“情节严重”需综合多方面考量,比如遗弃行为的持续时间、造成的后果等。若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后,没有悔改之意,也未得到被遗弃人的宽恕或未被遗嘱列为继承人,那么该继承人就会丧失继承权。所以,遗弃被继承人不一定绝对丧失继承权,要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三、遗弃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丧失继承权吗
遗弃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,会丧失继承权。 遗弃被继承人,是指对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被继承人,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。情节严重通常指遗弃行为造成恶劣后果,如导致被继承人生活陷入困境、健康恶化等。 一旦认定构成遗弃被继承人且情节严重,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该继承人即丧失继承权。并且这种丧失是永久性的,不因之后的表现而恢复。比如子女长期对老人不管不顾,使老人生活艰难,这种情况下,该子女就丧失了对老人遗产的继承权。
当我们探讨遗弃被继承人判定标准是啥的时候,需要明白遗弃是一种严重违背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的行为。遗弃不仅表现为对被继承人生活上的不管不顾,更体现在故意不履行应尽的扶养义务上。比如长期对被继承人不闻不问,使其生活陷入困境。若被继承人因年老、疾病等原因失去独立生活能力,继承人却拒绝照料,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遗弃。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亲情,更触碰法律红线。